
贛州市興國縣方太鄉井口村:鄉村振興 產業先行
大國戰略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,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。近年來,黨中央堅持不懈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,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,促進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。
江西實踐
江西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,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,25個貧困縣順利摘帽,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接續推進鄉村振興。同時,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,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,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,奮力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江西模式。2022年,全省140.9萬名脫貧勞動力實現就業,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6348元,增長13.6%。
興國縣方太鄉井口村,初看上去只是一個村容村貌整潔的普通贛南山村。然而,在山間地頭走一走就會發現,“井口”其實內有乾坤——山林里遍布一片片高山茶園、臍橙果園,田地里一壟壟煙苗整齊劃一,村民都在忙著育苗、施肥,一股清新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。
“鄉村要振興,農民要致富,歸根到底還是要搞產業、抓經濟!闭劦竭@些年來村里的發展經驗,全國人大代表、井口村黨支部書記溫善連篤定地說。
井口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,村里土地資源不少,卻沒有用好用活,老百姓守著上萬畝林地資源過著窮日子。近幾年,在縣鄉和相關部門的大力幫扶下,村里通過流轉盤活土地資源、引進多個鄉村特色產業項目,引導農戶開展形式多樣的種養經營,一步步摘掉了“窮帽子”,走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。
對于發展特色產業,溫善連很有發言權。這些年來,通過投身產業實踐,她從一個被幫扶的貧困戶,成長為帶領村民致富的“90后”村支書,在當地被傳為佳話。
2013年,因為父母患病,溫善連家被列為村里的第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。在鄉村干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,溫善連流轉近20畝土地種植烤煙,第一年就獲得近2萬元收入。后來,勤勞肯干的她還搞起了土雞養殖,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,入股村里的臍橙基地,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典型。
懷著一顆感恩的心,溫善連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工作,成為村里的扶貧專干,帶動其他貧困戶一起發展特色產業。通過勤懇的工作,她逐步得到村民的支持和組織的認可,并從2021年初起擔任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。
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而是新生活、新奮斗的起點。這些年,井口村因地制宜選準產業,通過“支部領辦合作社+企業+農戶”模式,盤活山林土地資源,形成千畝臍橙、千畝茶葉、百畝煙葉、百畝甜柿“兩千兩百”產業格局。2022年,井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近70萬元,村民人均收入達2.3萬元,腰包越來越鼓。
產業要發展,人才是關鍵。溫善連介紹,村里通過調查摸清本地黨員種養大戶、文化能人、巧手工匠等底數,建起了農村實用人才庫和鄉村人才學校,為他們提供技能提升和創新創業的平臺。
雖然村里的特色產業百花齊放,但在溫善連看來,土地沒有真正規;s化經營,離現代農業的高標準還有一定距離。這兩年,她經常帶著村里的種植戶到周邊地區考察,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!耙ㄟ^多學習多取經,找準產業升級的方向,讓村里的好山好水真正變成‘金山銀山’,讓家家戶戶都過上好日子!睖厣七B滿懷希望地說。
呂詩俊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朱華